在美军使用B-2隐身轰炸机对伊朗的地下核设施进行空袭,造成严重破坏之后,俄罗斯前总统、现任俄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再次出面,针对这次空袭发表了激烈的言论。他在社交媒体上大肆嘲讽美军的行动,并列出了伊朗核设施在被炸后的“成果”。梅德韦杰夫指出,尽管美军的袭击摧毁了部分设施,但关键的核燃料循环基础设施似乎未受到严重影响,核材料的浓缩工作将继续进行。他特别提到,美军的空袭可能引发其他国家向伊朗提供核弹头。梅德韦杰夫还暗示,这一行动将可能以“与预期相反”的方式,反噬美国和以色列。面对这一局面,梅德韦杰夫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:俄罗斯此时到底在暗示什么?
梅德韦杰夫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:军事打击并非解决核问题的有效途径,反而会加剧矛盾。伊朗可能在“是否拥有核武”这一问题上犹豫不决,但美国的一次空袭,很有可能将伊朗推向更坚定的拥核立场。若伊朗无法在短期内自力更生制造足够的核弹头,那么寻求外部支持成为了一种自然选择。这个时候,谁将成为伊朗的“外援”呢?
虽然梅德韦杰夫并未直接点名,但显而易见,他所提及的“提供核弹头”的国家,目标显然指向了两个国家——朝鲜和巴基斯坦。原因很简单:朝鲜是伊朗在东亚地区的长期合作伙伴,而巴基斯坦则是南亚的核大国,且与伊朗保持着复杂且微妙的关系。
展开剩余74%从外援的选择来看,伊朗必须寻找一个既有能力又值得信赖的国家,且该国需要在面对美国的可能报复时能够有足够的胆量与底气。全球范围内,符合这些条件的国家屈指可数,而朝鲜和巴基斯坦恰好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首先来看朝鲜。在2010年,联合国调查委员会曾发现,朝鲜和伊朗在导弹技术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交流。举例来说,伊朗的“流星-3”中程导弹与朝鲜的“大浦洞-1”导弹在技术上有高度相似之处;而朝鲜的“火星-15”洲际导弹与伊朗的“泥石-2”导弹的推进系统也有诸多共通之处。更关键的是,在核技术领域,2018年国际原子能机构(IAEA)的一份报告显示,朝鲜曾向伊朗提供过浓缩铀离心机的关键设计图,这项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伊朗提炼高纯度铀的能力。
接着是巴基斯坦。巴基斯坦与伊朗的关系较为复杂,表面上,两国是伊斯兰国家,且共享长达2000多公里的边境线,因此有一定的“兄弟情谊”;但另一方面,巴基斯坦与沙特的关系密切,而沙特与伊朗的敌对关系让两国的互动常常显得小心翼翼。然而,在核领域,巴基斯坦与伊朗的联系也不容忽视。1998年,巴基斯坦宣布成功试爆核武器,成为全球第七个核武国家,核技术积累比朝鲜更早。2003年,《卫报》曾曝光,巴基斯坦的“核黑市”网络,尤其是卡迪尔·汗的网络,曾将核技术输出到伊朗,尽管巴基斯坦政府否认了官方参与,但民间的技术交流从未断绝。
尽管朝鲜和巴基斯坦都与伊朗有着良好的核合作关系,但朝鲜因其“反美”立场和较为独立的核技术链,显然在提供核弹头方面更具意愿和能力。首先,朝鲜与美国的敌对关系由来已久,自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来,朝鲜一直是美国的眼中钉。与伊朗类似,朝鲜也多次遭遇美国的制裁与军事威胁。在这种背景下,朝鲜帮助伊朗,无疑是“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”的体现——通过为伊朗提供核武器,朝鲜不仅能支持伊朗对抗美国,还能在中东地区给美国制造新的战略麻烦。
此外,朝鲜的核技术基本是自主研发的,从铀浓缩到氢弹试验,朝鲜几乎没有依赖外部力量,而巴基斯坦则在早期核技术研发过程中曾获得过外界的帮助,并且在美国反恐合作的背景下,曾因核问题受到美国的压力。如果巴基斯坦真的向伊朗提供核弹头,可能会遭遇美国的严厉制裁,甚至可能破坏其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合作。相比之下,朝鲜在这方面的操作更为独立,也更为“安全”。
从朝鲜与伊朗的长期合作来看,两国在核技术和导弹技术上的互帮互助已经非常成熟。伊朗的“霍拉姆沙赫尔”中程导弹的再入技术就来源于朝鲜,而朝鲜的“火星-17”洲际导弹则借鉴了伊朗的固体燃料技术。这样的技术互换加深了两国的信任,朝鲜为伊朗提供核武器的可能性因此大大增加。
不过,梅德韦杰夫的言论,似乎更多是在对美国进行反击。俄罗斯和伊朗目前正形成“反美统一战线”,当美国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时,俄罗斯自然站出来为伊朗撑腰。梅德韦杰夫提到“有国家准备向伊朗提供核弹头”,可能并不是源于确凿的情报,而是俄罗斯在警告美国——逼急了伊朗的后果,美国自己承担不起。
无论梅德韦杰夫的言论是否基于事实,可以确定的一点是:美国的军事打击势必会让伊朗更加坚定走向“拥核”道路。对于伊朗而言,核武器不是为了争霸,而是作为“保命符”。回顾伊拉克的萨达姆与利比亚的卡扎菲,他们因为缺乏核武保护最终被推翻,这一点伊朗领导人心中十分清楚。只有拥有核武器,伊朗才有能力抵挡外部威胁,国家主权才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炒股利息,股票配资网址是什么,配资官网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